翻譯,這不是翻譯家的事嗎?至少是行家的職責呀!你可能會這樣說。其實,翻譯事業,人人有責。而且,我們大多數中國人學外語的方法和途徑就是翻譯,使用外語的方法也是翻譯。因此,我們要更多地從翻譯入手學外語,學外語的過程中也要更多地做翻譯,不論是處于初級水平,還是處于中級或高級水平。
本文摘取13例外國電影的漢譯,一是希望大家對翻譯更感興趣,二是希望大家從中得到翻譯方法的啟迪,以直接或間接地服務于大家考試(中級和高級口譯崗位資格證書考試)中的翻譯。
翻譯貴在理解。只有理解了原文,才能使譯文忠實于原文,才能使譯文通順易懂。而理解原文的鑰匙便是原文的語境、功能、關聯這三大要素:這恰好也是三條根本的語用原則。下面請看譯例以及我們的短評。
1. You're a pal!(選自電影Presumed Innocent)
你真夠朋友/你真夠哥們!
短評:我看到電影字幕是“你是一個朋友”,這句譯文是判斷或闡述,而原文是抒情(屬于“表達類”言語行為)??梢?,好譯文要翻譯出原文的交際功能。
2. I am ready to pop.(選自電影Liar Liar)
我要爆炸了/我的肚子要裂開了。
短評:這是對“還要吃點嗎?”的應答,因此是禮貌拒絕的功能。那么,翻譯成“吃不下了”、“再吃就要爆炸了”也算合格。根本不能像字幕那樣翻譯:“我準備引爆。”
3. I am in the book business.(選自電影You've Got Mail)
我是做圖書生意的/我是書商。
短評:電影字幕是“我在書生意里”,一是漢語不地道,觀眾不知所云;二是沒有翻譯出原文的功能:原文是介紹自己的職業,相當于“我是醫生/教師”。
4. I owe you my life.(選自電影The Count of Monte Critsto)
我欠你一條命/我這條命是你撿回來的。
短評:電影字幕是“我這條命是你給的”,豈有此理!命乃父母所賜。原文的功能是致謝。因此,若譯為“我欠你一大筆人情”或“以后用得著我盡管說”也比 “給”字句好些。
5. She never called me at home.(選自電影Presumed Innocent)
她從不在家給我打電話/她不在家里跟我打電話。
短評:電影字幕說是“她不跟我家打電話”。雖然英語語法有一定的模糊性,但是根據劇情應該是“她在家……”。語言交際的推理要以最佳關聯為原則。
6. That's the thing nowadays.(選自電影Liar Liar)
現在就時興這個/眼下就流行這個。
短評:一女子對男友說及眼前的一件漂亮的時裝,這句話雖然模糊但是不能譯成字幕上的“現在就是這個東西”。
7. They zig. You zag.(選自電影Fair Game)
他們左,你就右/他們這樣,你卻那樣。
短評:原文如同漢語的拆文解字,把zigzag拆成兩個臨時造詞,表示不一致。不能把原文譯為“他們這樣‘之’字型,你卻那樣‘之’字型”。這樣觀眾就云里霧里了。
8. I don't want us to end up enemies.(選自電影Presumed Innocent)
我不希望咱們鬧翻/我不希望以互相為敵而告終。
短評:電影字幕的譯文是“我不希望干掉敵人”。原文末尾雖然是成語化的簡潔,但是根據最佳關聯的原則還是可以推理為“鬧翻”或“為敵”的譯文。
9. Do you mind if I borrow this chair? - Yes, I mind.(選自電影You've Got Mail)
我借這把椅子坐坐可以嗎?——不行的/不行不行。
短評:字幕是“……介意嗎”和“……介意”。作為禮貌的套話,do you mind應該譯為“好不好/行不行/你愿不愿意……?”當然,電影里女主人公的拒絕是不太禮貌的。
10. I saw something I could never have seen.(選自電影Ghost Ship)
我看見了,真稀奇/我看見了一個前所未見的東西。
短評:原文相當于I saw a strange thing,因此,不能譯為“我明白了,原先不明白的”。當然正確的理解是離不開語境(情景和上下文)的。
11. You're cleverer than you look.(選自電影Brave Heart)
你真聰明,看不出來/沒想到你的腦子還很好使。
短評:字幕翻譯是“你比你看上去的聰明一些”,離錢鐘書先生提出的“化境”十萬八千里。就是說該譯文的漢語不地道。
12. The tea is served, Madam.(選自電影The Princess Diaries)
茶好了,太太/請用茶,夫人。
短評:這是女傭對女主人說的話。電影字幕是“茶水端上來了”,這是宣告或通知,而原文是禮節性交際(不說話顯得不開心不默契),是獻茶的邀請(相當于please)。譯文不能出現語言功能的誤解或錯位。
13. Please come here. I beg. In the name of Christ.(選自電影Brave Heart)
請過來吧,求你了,快點吧/過來,過來,過來吧我的小祖宗!
(求你了,過來吧,看在基督的份上?。?/p>
短評:原文的末尾是請求或命令的強勢語,與基督或基督教沒有絲毫關聯。再看字幕翻譯:“請過來,我求你,以基督的名義?!蔽覈闹髁魑幕欠亲诮涛幕?,難怪這樣的譯文不地道。叫孩子“小/老祖宗”倒可以,《紅樓夢》里賈母等人就是這樣叫寶玉的。
電影翻譯要從語境、功能和關聯切入才能達到正確的理解和通順的譯文,大凡出現問題的譯文,不論是誤解了原文的字面義還是內涵義,也不管是譯文表達欠通順還是欠地道,大抵可以說是沒有把好原文的語境、功能、關聯的脈沖之故,這里恕不一一贅述。
上面都是一些不太成功的翻譯,是不是我們的翻譯都不行呢?當然不是。也有一些譯的不錯的,例如:沙博里將《水滸傳》譯為:Outlaws of the Marsh(沼澤地上的亡命之徒)。我們來看看outlaw 的英文釋義:An outlaw is a criminal who is hiding from the authorities. (OLD-FASHIONED)。這里把outlaw 譯成亡命之徒,是否準確?大家可以共同討論。楊憲益將屈原的《國殤》譯為:For Those Fallen for Their Country,北外出版社將《儒林外史》譯為:The Scholars。這些都是譯者吃透了原文的原意而譯出的好“手藝”。
再看一段:
老者道:“西方卻去不得。那山離此有六十里遠,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卻有八百里火焰,周圍寸草不生,若過此山,就是銅腦蓋,鐵身軀,也要化成汁哩。” (《西游記》)
“It's impossible to get to the west,” the old man replied, “The mountains are about twenty miles from here. You have to cross them to get to the west, but they're over 250 miles of flame. Not a blade of grass can grow anywhere around. Even if you had a skull of bronze and a body of iron, you would melt trying to cross them.”
相關閱讀:
(來源:中青網英語角,英語點津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