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9400多人補考 學校稱“合理”
大學才剛開學不久,不過這幾天晚上,很多大學的自修教室里卻都出現了監考老師的身影——補考!開學半月,各個大學都在進行這項“工程”,然而令人吃驚的是省內有一所大學公布的補考名單居然高達9400多人次,一名才讀大二的學生從開學至3月8日共要補考11門課。
補考不是稀罕事 保送生也出現掛科
遇到張磊(化名)時他正在復習,“不掛不知道,一掛嚇一跳!”他一臉懊惱,“這幾天他沒日沒夜地看書、做題,比高考前還拼命,因為這次再不過,就要面臨重修了。”
土木工程專業大三學生陳林正(化名)這次“運氣不好”,結構力學、房屋建筑學、理論力學、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和馬克思主義哲學,他掛科超過了5門,面臨留級。“現在恨不得有后悔藥可以吃!”陳林正稱這學期因其他活動多了,選課又太集中,一個學期前后學習節奏沒把握好,略一放松功課就趕不上了。“一般文科不及格少一點,理科就多了,掛一兩門是常事,五六門也不奇怪,我同學就掛了7門。有的一個班有一半人要補考。”他們學校曾經有過一個“紀錄”——一個宿舍8個人,4人留級!
國貿專業大三學生王建國(化名)的經歷在人們看來更不可思議。他曾經是安徽某市中考第一名,進入大學后也進入試點班,第一學期拿了一等獎學金。可第二學期高等數學從95分直線下降到55分。省內某大學一位招辦負責人說出另一個更讓人吃驚的事實:在他們學校,有一些保送生也出現了掛科!”
不是我想要掛科 教學脫節很難適應
其實沒有任何人會希望自己有掛科的成績。
張磊說:“剛進大學的時候我充滿了激情和斗志,想在4年中有一番作為。可沒多久就絕望了,考前臨時抱佛腳也能考個八、九十分,好無聊!”
陳正林說:“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在大學里談何容易?經歷高考的‘高壓’后,一腳踏進大學寬松的生活,似乎難再心靜如水地對待學習了。”
從上海考到浙江讀大學的趙嫣(化名)是名女生,她英語很棒,又是學生會干部,可她這學期也掛科7門!“我真的很努力了,可還是不如考前臨時抱佛腳的同學。”趙嫣覺得自己是教育制度脫節的半個犧牲品。“上海實行3+1+大綜合的高考制度(即只考語數外三門主課外加一門選修課)。我選修了化學。可上大學以后,課程數目突然增加,尤其是我讀的電子工程專業,對物理知識的要求很高。而我從高一以后幾乎沒有學過物理,上課時我連一個最基本的物理名詞都無法聽懂!”
“或許原因在于我還不知道如何學習。”趙嫣嘆息道:“高中時習慣了題海戰術,對題目熟悉到一定程度后對考試自然也找到了方向。但來到大學,面對這么多科,每一科所要求的知識都很深很難,沒有精力也不可能再繼續用題海戰術學習,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辦。”另一方面,大學通常課程安排疏松,她覺得老師上課節奏快,又很少與學生溝通,即使想趕上去,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實我挺聰明 感興趣的課能考出好成績
令人擔憂的是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有些學生早已預見到了掛科的“前景”。
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大二學生趙錢行(化名)上學期沒有通過電路原理的考試,他笑稱這是“順應民意”,“如果身邊的好朋友都掛了而自己不掛豈不是太離群了?”
信息系統與信息管理專業大二學生孟華(化名)說:“不喜歡那些課程,實在沒興趣,學了以后也沒有用。”
趙錢行和孟華其實都挺聰明的。趙錢行自稱在考試前用半天的時間認真看書,考試成績就可以比一個老老實實學習了一個學期的人還要好;孟華對于他喜歡的課程,如C語言和PHOTOSHOP,都能考到90分以上。他們稱自己“選擇性掛科”,并且滿不在乎。“死讀書是件很沒有意義的事!”孟華覺得與其讓自己的4年“囚禁”在書本上,還不如去學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趙錢行說掛科中像他們這樣的人挺多的。
已經順利通過補考的張磊說,“這門課實際上還是掛了,啥也沒學到。”掛科的那段時間,他經常問自己:“我讀大學是為了什么?很迷茫。”他甚至想過逃避、退學。“有點受打擊了,我好歹曾是個優秀生,怎么進大學就變成這樣了!如果重來一次,我一定不會像現在這樣過日子!”
記者問,有沒有想過這樣的生活狀態會對以后會有影響?感到焦慮嗎?趙錢行和孟華的回答如出一轍:“生活中有太多的可能,計劃總是沒有變化快,車到山前必有路。”10門緩考的王建國(化名)也不認為這對自己以后的路會有多大的影響,“成績只是一方面,能力的培養和實習經歷對大學生來說更重要些吧!”
補考人次數仍在“合理范疇”
一位大學教務長稱,如果一個2萬人的大學出現9400多人次補考,那還是在“合理范疇”,如果2個學生中有一課要補考,也將近有1萬人次補考。
當然,“通常一門課補考學生太多,我們會考慮兩個因素:是不是試卷太難?或者教學設置環節出現了問題?如是否學生對某一課程學習興趣不大,老師教學方法有否需要調整等。”
一名高校學工部老師說,中學和大學教學的確存在差異,許多新生一下子難以適應大學生活,這需要一個磨合期。一些學生進入大學后,自我管理能力還須提高,包括生活、學習各方面都要加強自我調控,比如,課程的選擇,一個學期內社會、社團活動的安排,學習進度的把握等等。作為任課老師和學生輔導員也需要及時與學生溝通,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
80后,不應后悔上大學
曾有一份調查顯示,中國內地34.7%的受訪者在談到大學生活時“后悔上了大學”,其中有51.5%的人是因為覺得自己在大學里“沒學到什么有用的東西”。
我認為“后悔上了大學”,覺得“沒學到有用的東西”,大部分是不對的!讀大學其實是一個人一生中最不應該后悔的事!假如真的有人后悔了,也絕不應該是后悔上了大學,而是后悔自己為什么沒有在大學幾年里把該學好的事情學好,后悔該做的事情沒有做或者沒有做好,后悔沒有學到應對社會高效率高質量工作的能力!
現在的一些大學確實存在問題。然而大學是人生的關鍵階段,是人生最美好的時段,是人生精力最充沛的黃金時代。
這個時候,必須給自己樹立一個目標:讓你的生命燃燒!然后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獨立,學會思考,學會做事!
在沒有辦法來改變自己所處的環境和學習條件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學習,多鍛煉,博學多才。有些知識暫時看來還沒有用,但是總有一天會有用。“一個人如果擁有一種別人所需要的特長,無論他在任何地方,都不會被埋沒。”
(作者:俞熙娜 尹 馨 陳 翔 黃錦波)
來源:浙江在線-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