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中,巴以領導人曾3次在美國舉行直接和平談判。從2000年巴拉克與阿拉法特的戴維營會談,到2007年奧爾默特與阿巴斯的安納波利斯會議,再到如今,內塔尼亞胡與阿巴斯又在奧巴馬力邀之下共聚華盛頓直接對話。
縱觀整個巴以和談進程,期間充斥著流血沖突,政治內斗與權力更替。雙方沖突也總是在“斗爭—談判—矛盾激化—斗爭”循環中不斷輪回。
此次巴以直接和談,被媒體稱為美國總統奧巴馬的一場政治秀。雖然和談的目標沒變,但是美、以、巴三方能否在準備并不充分的情況下取得新的成果令人懷疑。
會前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喬恩·奧爾特曼說,人們總是想說外交途徑,但真正的問題是背后的政治……問題不在于外交家們能否找到一個解決辦法,問題是你沒有政治支持允許外交家達成一項協議。
各方壓力重重
這不是一場兩個玩家的游戲。與上回和談相比,似乎已經“物是人非”。美、以、巴,三方各自背負國內壓力。
[詳細]
巴以并不關心?
巴以重啟直接談判,巴以人民并不關心,也不看好。以色列媒體分析美國推動和談的原因,認為這不過是出于美國國內政治的考慮:為11月的中期選舉做準備。[詳細]
|
會中
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喬治·米切爾表示,以色列政府與巴勒斯坦代表團當天就廣泛議題進行了“長時間和富有成果”的對話,內塔尼亞胡總理和阿巴斯主席表明參加談判的誠意,同意力爭在一年內解決雙方之間所有最終地位問題。
四大議題
雖然奧巴馬政府全力為和談營造互信氛圍,但外界對本輪巴以和談前景普遍悲觀,因為目前雙方在所有關鍵問題上都存在嚴重分歧。 [詳細]
兩大障礙
一個小問題就可以阻止整個和談進程的繼續進行,可見這個和談的進程是多么的脆弱。[詳細]
|
前景
東耶路撒冷智庫,巴勒斯坦國際事務協會權威專家馬哈迪?阿卜杜?哈迪認為,現在不會有和平協議,一年之后也不會有,美國政府利用了巴勒斯坦政權的脆弱。
可否突破僵局?
“我們期望看到和談起碼能帶來點什么好處,雖然也許它只能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定居點和檢查站。盡管可能和談無法幫助我們擺脫占領,但是我們希望美國至少能讓以色列做出一些承諾,比如凍結定居點。”[詳細]
仍然存在變數?
“在2000年的時候,之所以那次以巴和談沒有成功,就是因為圣殿山,我們也知道圣殿山是三個宗教的圣地,所以現在這個民族情感,宗教情感含難梳理”。[詳細]
|
(來源:中國日報網 崔海培 陳笛 編輯:董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