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海南國際旅游島重要配套政策之一的境外旅客離境退稅政策在海南落地實施已近兩年,根據目前實施效果而言,“遇冷”已成現實。記者采訪中了解到,自從宣布實施后,離境退稅已經逐漸淡出公眾視線。那么離境退稅政策緣何“遇冷”?將如何“破冰”?
“徘徊”在冰點的離境退稅
海南省國家稅務局統計顯示,自離境退稅政策于2011年1月1日在海南實施以來,截至目前,海南省離境退稅累計開單數量不到2000筆,退稅商品為7000余件,銷售額為456萬元,應退稅額為50萬元,已經退稅26萬余元。其中去年全年退稅額18萬元,2012年上半年退稅額近7萬元,同比呈下降趨勢。
根據退稅數據記錄分析發現,在申請退稅的購買物品中,主要以紡織原料及其制成品、皮革、皮毛及其制成品、鞋靴等為主,而其他列入退稅品目錄的如電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等物品退稅申請單幾乎全部為零。
“三亞夏日百貨商場是目前實施離境退稅政策成績較好的商店,但是從商店方面而言,效果依然不明顯,比較‘冷’。”夏日百貨市場總監孫玉麗對記者坦言,政策實施前后,商場的業務變化并不大,顯然,帶動效應并不明顯。
海南省國稅局進出口稅收管理處副處長黃景瓏介紹說,盡管政策實施效果不太理想,但執行過程仍然較為嚴格。他說,離境退稅政策執行過程均實行計算機嚴密管理,“境外旅客離境退稅信息管理系統”能夠實現全程實時監控申請離境退稅全過程,實現退稅業務高效運行。
多重因素“冷凍”政策效果
黃景瓏表示,離境退稅借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契機施行,這項政策在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已經運行了很多年,有較多的經驗可供借鑒。在海南的推行以試點為主,預測在合適的時機或將在國內其他地區推廣,不過目前看來難度不小。
海南省財政廳稅政處處長梁譽騰和黃景瓏等人分析認為,離境退稅政策實施效果不是很理想,概括起來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海南的商業品種滿足不了境外旅客的消費需求。此次政策規定海南離境退稅的物品主要包括服裝、鞋帽、化妝品、首飾、電器、文具等共21大類324種。例如境外旅客購買欲望較強的海南當地大部分特產均不在退稅商品目錄當中。
其次,境外客流量小,其中大多旅客購買欲不強。據統計,2011年海南省全年接待境外旅客30多萬人次,境外旅客占國內旅客不到3%,并且境外旅客中70%為新加坡、日本和韓國等國旅客,這些國家和地區本國商品品牌本身就多,旅客在海南購買欲望不強。
第三,商業網點布局局限較大。目前離境退稅網點僅布局在海口和三亞兩個城市,海口有生生百貨和民生百貨,而三亞則為夏日百貨、一方百貨廣場和三亞國際購物中心,網點相對集中,但數量總體較少,不能輻射到大多境外旅客活動范圍。
第四,離境直飛航班數量少,退稅率幅度較低,對旅客吸引力小,也是影響離境退稅政策的重要因素。很多旅客在海南購買商品后,想立即使用,但受政策限制,必須通過海關離境才能申請退稅,打擊了旅客購買積極性。
“離境退稅政策限制因素較多,幾道杠下來,政策效果自然會大打折扣。”梁譽騰認為,這項政策對海南是一件好事,但需要積極地完善。
■業內建議
在相關政策上實現更大突破
購物退稅制度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初的瑞典,目前包括歐盟主要成員國的5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實行了這一制度。我國在海南試點的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就是在借鑒國外經驗設計的。
業內人士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完善離境旅客退稅政策,帶動市場發展,實現預期效果仍然可期。
整體性推進,實行網絡化。可實行海南購物,國內任一網點聯網申請退稅;在綜合調研的基礎上,退稅幅度可適度再次增加,目前11%對境外旅客的吸引力不夠;另外起征點800元人民幣也可適度降低,因為受經濟衰退影響,境外旅客在國內人均消費正在降低。
在一些涉外酒店、房間等區域,設置提示牌,同時對旅行社進行政策優惠或者補貼措施,提高導游帶領境外旅客前往退稅商店的積極性;對退稅產品進行調整,增加境外旅客購買欲望較強的海南當地特產等,以此帶動旅游業發展;經營主體可放寬至專賣店,適度取消經營商店須達到2000平方米營業面積的限制;增加境外宣傳力度,增加國際直飛航班。
“海南國際旅游島重在建設國際化的海南島,國際購物中心建設也是提升海南國際化水平的重要舉措,是貫穿以服務業為重點的相關產業開放和政策創新的一條主線。”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提出,國家賦予海南的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和國人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實施后,受經營主體、經營范圍、購物點區域分布等限制,現行的政策效應還遠未釋放,建議國家支持海南在相關政策上實現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