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期貨市場
農產品期貨市場,最早產生于19世紀中期的美國芝加哥,它在農產品供需矛盾間建立一種緩沖機制。目前國際上仍在交易的農產品期貨有21個大類、192個品種。在我國3家期貨交易所中,大連商品交易所與鄭州商品交易所現階段以農產品期貨交易為主。
◇ 增補貼:雪中送炭惠民生
同樣是漲價,不同群體的感受不同。漲價沖擊最大的往往是困難群體,因為在他們的消費支出中,食品所占比重較大。可以說,他們的生活受物價上漲影響最深,也最需要給予幫助。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還有一個比較龐大的困難群體。其中,城市低保對象、農村低保對象、優撫對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領取失業保險人員等,就有近9000萬。化解物價上漲給百姓帶來的影響,最迫切的就是為這個群體排憂解難,保障他們的生活不因物價上漲而下降。
及時發放補貼。當物價出現短期波動時,發放價格臨時補貼,靈活性強、見效快。2010年,各地向城鄉低保、優撫、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了每人每月10元—80元的臨時補貼;2011年春節前,中央財政再次安排資金104億元,向困難群眾每人發放了一次性春節生活補貼100元—180元。今后,價格臨時補貼將逐步從不定期發放向逐月發放轉變,這將更及時地解決低收入群體的實際困難。
提高救助標準。當物價上漲超過一定幅度和時間時,國家會相應提高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2010年年底,我國城市低保、農村低保和農村五保集中供養平均標準,分別達到每人每月251元、117元和246元,比2008年年底分別提高22.4%、42.2%和35.6%;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助學金標準也從生均2000元提高至3000元。今后5年,我國城鄉低保標準將年均增長10%以上。
建立聯動機制。近年來,浙江、江蘇等地探索建立了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根據物價漲幅及時發放補貼、聯動調整保障標準,取得了積極效果。2011年7月,聯動機制已在18個省區市建立,到年底將在全國各地普遍建立起來。這將在物價上漲和困難群眾生活之間,筑起一道堅實的“防波堤”。
浙江省實施價格補貼聯動機制
2004年,浙江省建立并實施困難群體生活補貼與價格上漲幅度相掛鉤的動態補貼機制。至2011年3月,已啟動價格上漲動態補貼機制12次,受惠人數達866.07萬人次,累計發放價格補貼75893.03萬元,有效緩解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對困難群體生活的影響。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