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知識大講堂》第十講:中國共產黨領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成就與經驗
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教授 陳述
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標志著中國共產黨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的偉大覺醒,顯示了中國共產黨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開辟建設社會主義新道路的決心。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們偉大的祖國迎來了思想的解放、經濟的發展、政治的昌明、教育的勃興、文藝的繁榮、科學的春天。” 黨和國家繼續充滿希望、充滿活力地踏上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
一、 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啟動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的32年里,“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新的壯麗史詩,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這歷史性的變化最主要的方面就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這些成就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
(一)創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了科學的指導思想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接受并同意鄧小平關于“我們要完整地準確地理解和掌握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原理,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以發展”的意見, 把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展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中共中央在理論戰線上的崇高任務。 這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開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征程。此后,經中國共產黨人的持續努力,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歷史性的飛躍,創立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構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全面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基本經驗,果斷實行全黨工作中心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轉移,實行改革開放,開辟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逐步形成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發展戰略、方針、政策,闡明了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創立了鄧小平理論。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加深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積累了治黨治國新的寶貴經驗,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六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根據新的發展要求,集中全黨智慧,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
這個理論體系,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黨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指導思想。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族人民取得的理論成就,這些理論成就已經在實踐中經受了檢驗并將繼續指導新的偉大實踐。
(二)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舉世矚目的“中國道路”
十一屆三中全會啟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承前啟后,繼往開來,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新的壯麗史詩。這期間中國共產黨先后召開6次全國代表大會、47次中央全會,國家召開7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32次代表會議以及全國政協會議。這些會議及時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集中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形成了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制定了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體系、確定了現代化的發展戰略及計劃規劃,作出了指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整套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這條道路的核心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實際上就是舉世矚目的“中國道路”。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這條道路既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各族人民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取得的偉大成就,也為中國今后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基本經驗,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