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網站5月6日報道】題:在印度,外交結束中印邊境對峙獲得贊揚據新德里媒體報道,入侵印度北部邊境多達19公里的中國軍隊于5日撤退。
很多報道對聯合政府低調處理此次邊境沖突的決定提出表揚。此前,印度政府遭到來自反對黨的猛烈抨擊,后者要求政府采取更積極有力的回應。
《印度教徒報》援引外交部匿名消息人士的話說:“隨著中印結束在拉達克東部斗拉特別奧里地長達三周的對峙,外交終于贏得了勝利。”
中國軍隊在5日晚7點左右拆掉帳篷開始撤退,奉命與中國軍隊對峙的印藏邊境警察部隊也開始退回到原來的駐地。到晚上10點左右,該地區已經沒有軍隊和他們的隨身用具了。
《印度斯坦時報》的一篇文章以“溫和外交終起效”為標題。文章說:“加深與中國的外交接觸終于在5日結束了在拉達克東部長達21天的邊境對峙。兩國軍隊同意同時撤退,回到4月15日之前的駐地。”
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太多具體細節或對局勢的分析。消息人士向印度媒體透露,印度可能向中國作出了某些讓步,但沒有提供更多信息。
來自印度官員的唯一公開聲明是印度內政國務部長辛格發表的。他在推特網上寫道: “我很高興是幕后與中國的艱難談判而非公開恐嚇起效了。”
【德國之聲電臺網站5月6日文章】兩國高層互訪臨近之際,中印邊境摩擦暫時得到解決。同為亞洲大國,中印不僅有著持續數十年的邊界爭議,在全球外交博弈中也存在競爭關系。專家指出,中印之間不會形成真正對峙。
柏林科學和政治基金會亞洲研究小組組長克里斯蒂安·瓦格納認為,兩國之間在喜馬拉雅山脈地區的邊界爭議已經持續了半個多世紀,摩擦糾紛時有發生,尤其在高山地區很多邊界線都沒有劃定。這次沖突的解決,主要是為了避免給兩國之間即將舉行的高層會談造成負面影響。它的平息絕不意味著整個邊界爭議的解決,只是暫時緩和氣氛,避免局勢升級。
與印度保持對話其實是符合中國利益的。中國方面很清楚地知道,如果對印度施加過于強硬的壓力,反而會將其推到美國的臂彎中去,使得所謂的“反華包圍圈”更為強大。印度實際上是從這種博弈平衡中獲益的。
(來源:新華國際 編輯:王琦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