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2月9日消息:明天出版的英文《中國日報》評論版將刊登中國國際戰略基金會研究員秦曉鷹的評論文章,全文如下:
多少年來,中國公眾已經習慣性地把財政預算視為“禁區”。政府預算就像一只龐大無比的神秘暗箱,誰在操作、怎樣操作、操作什么,幾乎都與社會納稅人沒有關系。即使是人民代表大會每年聽取并審議政府部門的預決算報告,也由于報告的專業性過強,審議者缺乏對財政預算的基本知識素養,審讀預決算報告時間過短,報告人對所提交的報告中缺少相應的解釋和比較,以及各種媒體和社會輿論對國家預算缺乏高度重視等等原因,從而使一年一度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對政府預決算的審議變成了某種不可缺少卻流于形式的程序。有些代表把這種審議比喻為“看著目錄審著作”。
與這種無奈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社會公眾對從中央到地方各級財政支出的關心卻在與日俱增。從教育經費占總預算的比例到應急救災款項的撥付與落實,從國家及地方行政開支的是否合理到4萬億基礎設施建設經費的有效投入,所有這些以及相關問題都一次又一次在全社會引發了討論甚至爭論。就連各地方政府為爭取項目和經費跑“部”進京這等事體,也因為它背后的資金鏈,而一再成為各類媒體追逐的新聞。最近,作為這種新聞的“衍生產品”和“花絮”就是對國務院負責項目與資金的兩大部委的一些特殊關照:譬如有報道說,春節期間設在這兩家部委周圍的煙酒禮品回收攤點生意十分火爆。而火爆的后面則是情感的溝通和利益的交換。所有這些都從不同側面反映出:中國納稅人意識的不斷強化,不同利益集團的多層次博弈,公民對社會財富分配的關注,以及公民社會在形成過程中對于知情權監督權的追求等等。換句話說就是,對預算的關注度的與日俱增,意味著預算改革的主客觀要求正在日益逼進。建立一個更加公開化、透明化的預算制度正在成為了當前中國社會生活的焦點和熱點。
事實上,早在兩年前,中國國務院就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并且于2008年5月正式實施。該《條例》明確規定,各級政府的財政預算決算報告是應主動公開的“重點政府信息”。這意味著,當我們的政府已經完全進入稅收時代后,向納稅人公開自己的財政預算,已經毫無疑義成為政府的最基本的義務和職責。近些年來,公共財政漸呈一個耳熟能詳的名詞,但實現公共財政的前提是什么?當然是公眾的廣泛參與和監督。但公眾廣泛參與和監督的基礎又是什么?那就只能是財政預算的公開與透明。如果我們不帶情緒不加偏見,而去平心靜氣地加以思考,就會發現:當人們千遍萬遍地發誓要深化改革、要突破瓶頸、要實現社會財富與資源的合理分配與配置、要努力促進社會和諧時,只要把財政預算向社會真正公開,即使所有改革都不做,也會實現中國邁向現代民主法治國家的偉大進步!
當然,在預算信息公開的現實運作中,還會遇到諸多實際困難。困難之一,是提交各級人大審議的預算方案專業性過強,相關的預算資料過于龐雜,不利于審議者的深入比較分析;之二,是負責審議預算的我國各級人大代表職業有別專長各異,絕大多數不具備預算專業知識,勢必會影響審議監督效果;之三,就是我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年會內容頗多會期頗短。在這樣的制度設計中,難免就會埋下倉促審議預算卻“看不完”“弄不清”“讀不透”的病灶。
十分明顯,要克服這些制度運作上的障礙,就必須重新對我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許多具體規定加以完善和修改。并通過制定短期修改方案和長期設計方案,分兩步走的方法,使人大對預算報告的審議真正發揮實質作用。反過來說,只有當人民代表大會對預算報告的審議越來越具有實質性,才會使國家預算變成政府在實施過程中的鋼性約束。如此這般,對中國公眾來說,不是比空喊民主來得更為實際嗎?從落實信息公開出發,到努力實現預算公開化透明化,到推進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根本制度的國家民主與法治建設的改革,不正是把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集于一身、匯于一點的“突圍之路”嗎?
近些年來,中國財政資金安排失當的現象不斷暴露出預算審議和預算監督的漏洞。被老百姓稱為“三山(即教育、住房、醫療的三座大山)”與“三公(公款吃喝公車私用公費旅游)”現象的嚴重存在,歸根結底是公眾對預算審議資金管理和監督上話語權的缺失。正因為如此,筆者以為,今后我國經改與政改的主攻點應該放在預算改革和有效審議上。事實上,認真地推進預算改革,不僅是人民民主的本質體現,而且也是實現以反腐倡廉為核心的社會建設的重要環節,更是在當前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中國有效地使用和節約資金戰勝困難的重要路徑,還是傾聽社會呼聲協調各方利益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保證。去年春天,溫家寶總理曾經說過,要下決心推進財政體制改革,讓人民的錢更好地為人民謀利益。在2009年的這個充滿挑戰的年份,我們期望著這項改革能夠成為促進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
(編輯 張峰 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