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一名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國有的糧食巨頭中糧集團有限公司已對荷蘭私營糧食貿易公司Nidera的少數股份發起收購要約,這是中國國營公司為收購海外資產以獲取資源而采取的最新舉措。
這位匿名消息人士稱,中糧集團已在上個月向Nidera發起了收購后者少數股份的約束性要約,這批股份的價值為2.5億美元左右,但目前還不清楚中糧集團的出價是多少。
雖然中糧集團是中國最大的國營糧食貿易公司,但該集團一直都避免在海外市場上進行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大規模交易,而是更喜歡收購規模較小的資產。在2011年中,中糧集團以大約1.36億澳元(約合1.2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澳大利亞糖生產商Tully Sugar。此外,糧集團還已在智利和法國收購了葡萄園。
Nidera總部位于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收購這家公司的少數股份意味著,中糧集團將可從Nidera那里獲取一些資源,這家公司在拉丁美洲的許多大型糧食生產地區都擁有業務運營活動。Nidera成立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其公司名稱來自于該公司從事糧食交易的國家的英文名首字母:荷蘭(Netherlands)、東印度群島(East Indies)、英國(England)、俄羅斯(Russia)和阿根廷(Argentina)。目前,這家公司在全球范圍內聘用著大約3800名員工。
中糧集團尚未就此消息置評,Nidera則拒絕置評。據消息人士透露,目前這兩家公司仍在就交易條件展開磋商。
中糧集團及其他中國公司正迫切地希望收購海外資產以獲取更多的農業資源,原因是日益加快的城市化進程正在改變國內消費者的飲食口味,因而推動了市場需求的增長;而與此同時,與食品有關的丑聞已引發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性的擔憂情緒。自2008年以來爆發的食品相關丑聞包括,至少6名兒童因飲用遭工業化學品三聚氰胺污染的牛奶而死亡,近30萬名兒童因此患病;以及最近的沃爾瑪召回驢肉事件等。
此外,中國消費者日益增長的財富也正在促使糧食貿易的模式發生改變。在2011年,中國已成為大米的凈進口國,且最近幾年以來出口與進口之間的差距正在日益擴大。
去年12月23日至24日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將糧食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上。會議指出,我國是個人口眾多的大國,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要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而去年9月23日,據烏克蘭unian通訊社消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與烏克蘭農業公司KSG Agro簽署協議,后者將向中國提供10萬公頃農田,預計最終土地合作規模將更大。根據這份為期50年的協議,中方可在烏克蘭農田上種植作物和養豬。這一投資將使烏克蘭成為中國在海外最大的農業中心。
中國將購買300萬公頃烏克蘭農田用地,這意味著未來50年內,中國要買下這個中歐國家國土面積的5%,可耕地總面積的9%。
由于可耕地減少和人口膨脹,中國一直是最積極的海外農田買家。中國消耗全球五分之一的糧食,卻只有全球9%的耕地。中國與烏克蘭的協議,是有史以來中國最大一筆海外農田購買協議。 2007年以來,中國已經購買了在南美,東南亞和非洲的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