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彭博公司表示由于高盛集團的投訴,已限制新聞部門訪問終端客戶某些信息的權限,如用戶的最新登錄時間、首次成為彭博用戶的時間、以及在彭博終端上使用了哪些功能和使用頻率等信息。有消息稱,彭博記者在客戶終端獲取信息,并將相關信息用于撰寫稿件。
13日,彭博新聞主編溫克勒寫道:“我們的記者不應該有權訪問任何被認為是隱私的數據”;彭博首席執行官多克托羅夫表示,自事件披露后,公司管理團隊及其本人已親自與超過300個用戶取得了聯系,稱沒有早點限制新聞工作人員訪問這類信息是個錯誤,指出彭博上月設置了一個專門負責監管數據合規事務的行政職位。
據悉,彭博被譽為是全球商業、金融信息和財經資訊的領先提供商,通過強大的信息、專家和咨詢網絡為全球重要的決策制定者帶來關鍵優勢,其數據終端系統“彭博專業服務”為全球逾31萬名用戶查閱和分析實時的金融市場數據,并進行交易。使用該數據終端的客戶遍布全球,包括交易員、投行、美聯儲、美國其他官方機構以及全球各大央行等。
從彭博創立之初直至今年5月,公司記者都可以通過終端系統獲得比訂閱客戶更多的信息,包括已受限的信息。此次事件一出,無疑令彭博在這個消費者網絡隱私保護意識逐漸增強的時代陷入了一場風波,引發了外界的極大關注。
目前,雖然彭博尚未收到任何政府部門的正式質詢,但已有全球多家央行就泄密一事向彭博提出問詢。美聯儲、美國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日本央行、歐洲央行、英國央行等正在與彭博進行密切接觸,調查這家金融數據和新聞公司是否存在泄露機密信息的問題;韓國央行、香港金融管理局等也表示對泄密事件已有所了解并在關注此事。
這家資訊公司一直是交易員依賴的信息來源,業內人士稱,彭博的平臺類似一種有警衛值守的社區,用戶支付高昂代價在此交流想法和敏感的金融數據。但如今彭博的這一披露可能令更加敏感、監管嚴格的金融界同它疏遠,那些需要作出重大金融決策的用戶十分看重機密信息的保護。有媒體評論,此事凸顯了金融界與新聞界的沖突:一個旨在收集和分析復雜金融數據的公司是否能夠與一種構建在透明性、有時甚至無情效率之上的企業文化長期共存。
有專家認為,如有任何證據表明彭博濫用客戶專有信息,那么其作為金融數據主要來源的地位可能會被削弱。但目前,它仍舊是“唯一所能用到的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