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亞洲時報在線”4月2日文章,原題:中國品牌的困境西方有許多理由挑剔中國經濟的未來。有人批評中國的經濟模式和政治體系不相容。但這種對立一直就存在,坦白地說,它在過去數十年對中國經濟增長并未帶來任何負面影響。也許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國缺乏源于本土、輻射世界的迷人品牌。
中國的經濟增長更多依賴低成本制造,而非創新和生產對消費者極具吸引力的產品的能力。中國企業終有一天將無法追逐低成本,到那時,中國的經濟增長將陷入無休止的停頓。中國用別人的品牌制造別人的產品是存在風險的。這在短期內可能有利可圖,但變化無常的貿易政策及政治因素等能輕而易舉地清空一國積聚的財富。
喬-巴拉迪并非第一個思考許多亞洲公司―――尤其是中國公司不擁有強大品牌原因的市場專家。在其新書《亞洲品牌的殘酷現實:如何打破惡性循環》中,巴拉迪認為發展消費者品牌將是亞洲大型公司,尤其是中國公司未來的重要一步。同時,也有必要向過分敏感的美國公眾證明,對華生意并不僅僅帶來廉價產品,還會帶來能改善每個人生活的新鮮創意。
中國制造業與美國消費品行業密切相關。因此許多觀察家一直認為,中國公司將發展出能創造顧客群的品牌,并打入發達國家市場。但直到現在,這一假定也未能實現。巴拉迪說:“絕大多數(中國)品牌擁有較強的地方知名度……但除極少數外,它們均未能在本土以外市場復制成功。”雖然美國商店的貨架上可能擺滿“中國制造”,但它們在美國消費人群中并不具備認可度。
亞洲人員忽視了“品牌決定消費者”這一美國商業鐵律,他們過于重視積累財富。對利潤的過度追求可能是商業熱情被長久壓抑后找到宣泄口的結果。要知道,多年前在中國做生意甚至是違法的。
對西方消費者而言,“中國制造”代表了許多,其中之一便是質量低劣。中國政府明白這點,這也是為何北京在紐約時報廣場和電視臺投放宣傳廣告的部分原因。這不僅表明祛除外界對中國政治危險性的擔憂的必要性,也表明了重塑中國品牌的必要性。今天,強大的中國品牌尚不真正存在。但巴拉迪認為,一個名副其實的亞洲或中國世紀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如果西方公司不喜歡與中國的制造力競爭,日后它們將更不愿意與中國的品牌建設能力競爭。▲(作者本杰明-舒伯特,王曉雄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