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吃驚,海口馬拉松竟成絕筆!須知這是大陸唯一的民間馬拉松賽事。現實有些殘酷,‘海馬’夭折了,如同襁褓中的嬰兒,得不到應有的呵護……”近日,得知海口馬拉松賽停辦,一位業余馬拉松運動員唏噓不已。
負責賽事組織工作的海口馬拉松俱樂部在公告中這樣寫道:“經海口馬拉松俱樂部研究,因海口馬拉松俱樂部組織結構不夠完善,人力不足,組織馬拉松大型賽事困難很大,決定不再舉辦海口馬拉松賽。” “我們有不能承受之重。”海口馬拉松賽組織者之一、海口馬拉松俱樂部會員李平略帶傷感地對記者說,“跑馬拉松不易,辦馬拉松同樣不易。馬拉松沒跑好,是一個人的事。馬拉松沒辦好,會牽涉多少人的喜怒哀樂喲!”
據介紹,海口馬拉松賽屬于民間賽事,被譽為國內第九大馬拉松賽,現已成功舉辦七屆,目前參賽者上千。海口馬拉松愛好者不但實現了每年元旦辦一次全程馬拉松賽的諾言,而且從2007年開始,每年國慶還舉辦一次馬拉松半程賽。一個城市一年舉辦兩次馬拉松賽,并不多見。
“跑馬拉松需要一種激情,想想那位希臘士兵的生命之跑,就會激情澎湃。辦馬拉松則需要一種熱情,一種異常高漲的熱情,一種持續不衰的熱情。辦好了,就快樂。功利心越少,越快樂。”李平說,“但是,辦馬拉松更需要能力,能力不夠,只有熱情是不行的。”
辦馬拉松要錢,可錢從何來?海口馬拉松俱樂部是民間組織,沒有經費,工作沒有報酬,全憑個人熱情。前幾屆賽事,沒贊助,也沒獎金,獎品就是塊電子表,二三十元錢一塊。就這,組織者還要貼錢。2009年元旦海口馬拉松,市政府撥了3萬元資金,算是最“有錢”的時候,但發獎金、買紀念品、買保險,花了個精光。
人手也很緊張。首屆海口馬拉松賽只有23人參賽,選手們都身兼兩職,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一位工作人員帶著一桶礦泉水和幾袋面包,騎著自行車跟隨運動員。后來,規模擴大了,開始請志愿者。
同時,馬拉松是一項高風險運動,猝死、受傷時有發生。官方馬拉松賽對此都很頭疼,民間馬拉松賽就更難以承受。
馬拉松賽涉及交通、安保、醫療、補給、宣傳等一系列問題,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從事協調工作。光是一個線路問題,就讓海口馬拉松俱樂部操碎了心。海口馬拉松賽從萬綠園出發,5公里外就到市郊了。10公里外,就很少人煙。要人氣,得選市區,但交通成本要加大。
今年國慶期間的海口半程馬拉松賽更是“多災多難”。因涉及安保等諸多問題,原定于今年10月1日舉行的比賽命懸一線!當時,報名已經開始,幾名外國運動員已定好了9月30日的機票。大家心急如焚:“這可如何是好?要是辦不成,可就慘透了!”好在,海口市政府給予了支持,將比賽日期改到了10月5日。
賽事總算能舉辦了,但問題也接踵而來。先是志愿者遲到。離鳴槍不到20分鐘,志愿者還在問怎么樣才能快速趕到工作地點。比賽開始后,又發生了引導員帶錯路線、導致運動員少跑800米的事故。此外,在擺放里程牌、發放成績證書上也出了點小紕漏。
“不是外部打敗了它,是內部。”李平說,“‘海馬’半程賽辦成這樣,是海口馬拉松俱樂部已不能承受馬拉松之重了。不再辦馬拉松了,是一種選擇。”
海口馬拉松賽停辦,在國內一些業余馬拉松運動員心中掀起了波瀾,大家表現出了極大的寬容和惋惜:“停辦太遺憾了”、“海南需要馬拉松”、“我多想看到它能成長呀”、“在有限的人力物力條件下,辦到這種水平,大家都是理解和支持的”、“民間組織舉辦的海口馬拉松賽有力地推動了海口的馬拉松運動”……
李平的名片上印著兩個志向:一是奔跑一生,永不止步;二是把海口馬拉松辦成正規賽事。他對記者說:“海口馬拉松俱樂部不辦這個賽事了,但海口馬拉松賽還是要爭取如期辦下去。我將盡最大的努力!”他正在物色其他團隊,希望讓民間馬拉松之夢延續下去。
編輯:寧波 來源:人民日報(記者 曾華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