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古鎮距南寧三十八公里,位于左江下游,三面環江,水陸交通方便。是目前廣西境內保存最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
臨近楊美,立刻感受到一種中國畫水墨丹青的雅致和清麗,清澈晶瑩的池塘邊,翠竹青青,綠樹依依,遠處的青墻黛瓦疊嶂錯落,典雅的翹角屋脊,猶如清朝貴婦頭上亭亭的飾牌,蜿蜒的左江如錦帶一般從小鎮旁輕輕地飄過,陽光在江面上灑下一片璀璨的金星,潔白平垣的河灘,猶如剛開始的童話。
進入小鎮,仿佛一下進入了明清的影視基地,沿著道光十年鋪成的凹凸不平的石板路續續而行,深褐色的石板上,深淺不一的裂紋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個古老的故事。路旁青磚砌筑的墻壁,肅穆而莊重,磚與磚之間的白色溝縫似乎還可以聞到道光年間黃糖和糯米的芬芳,做工考究的門扇,雕有花紋的門楣,氣派不凡的影壁,無不滲透著一種藝術的底蘊和歷史的滄桑,仿佛一首古樸幽婉的絲弦正從耳邊輕輕地飄過。
楊美古鎮建于宋代,當時是方圓近百公里的商品集散地,也是辛亥革命黨人黃興、梁列亞進行革命活動的根據地。建筑主要是明清建筑,其中清代的占有絕大部分。這里有一座三百年歷史的清代宅院。斑駁的大門訴說著歷史的滄桑,門檐上暗淡風化的青瓦也覆上了一層歲月的哀怨,然而檐撐上漏空的精美雕飾依就顯示著昔日的風華和氣派,令人真正接觸到中國古代民居的風范。
明朝著名的旅游家徐霞客從南寧乘船上左江,曾贊譽楊美沿江風光:“自南寧來,過右江(入左江),岸山始露石,至楊美江,石始奇......余謂陽朔山峭瀕江,無此岸之石,建溪水激石,無此石奇”。
保存完整的古鎮,曾吸引《石達開》、《杜鵑聲聲》、《三相親》等電影攝制組到這里取景。
編輯:寧波 董淼